2019年8月29日下午,刘礼斌院长主持召开2019年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会议纪要如下:
一、上学期部分教学情况的通报
1.关于学院教师的获奖情况
(1)关于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获奖情况
2019年4月,学院组织了第六届协和临床医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报名参赛临床教师6人,比赛结果:一等奖:张修红(中医);二等奖:郭杞兰(消化)、赖海春(耳鼻咽喉);三等奖:薛聃(呼吸)、林楠(老年)、葛冉(核医学)。
内科学教研室(消化教研组)郭杞兰获得2019年临床医学部临床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麻醉学教研室王惠枢获得2019年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临床组)二等奖。
(2)关于优秀教师表彰情况
陈春美(外科学教研室)、吴文伟(重症医学教研室)获2019年校级优秀教师,陈丰霖(内科学教研室)获2019年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陈椿(外科学教研室)获2019年医大十佳教师称号。
(3)关于优秀博硕士论文获奖情况
2018年福建省优秀博硕士论文评选中,我校共有8篇论文获奖,分别是3篇博士、4篇学硕和1篇专硕论文,其中协和获奖4篇,分别是2篇博士论文(吴锡林-导师陈晓春,连晓岚-导师陈元仲),2篇学硕论文(苏文发-导师唐南洪,张逸羿-导师卢星榕)。
2.关于教改工作的情况
2019年学院共获得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个,分别是陈燕惠主任(儿科教研室)经学校研究生院申报获批1项省级一般项目;陈欣彦护士长(护理教研室)经学校护理学院申报获得1项校级一般项目。横向比较,2019年教改项目附一共获4项,省立10项,协和数量偏少。
研究生教改项目,学院2016年获批3项,2017年获批2项,2018年缺,2019年获批1项。研究生教改项目中标率高,获省级课题立项的概率大,建议大家积极申报!
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方面,肿瘤学教研室李小波副主任医师经学校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申报的“福建医科大学5G共享环境图像引导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及体位验证技术虚拟仿真”获得2019年省教育厅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认定。
会上强调,学校层面,已在各类教学会议上不断重申、请广大教职员工关注、积极参与教师团队、教改项目、教材项目、教学论文和教学成果建设。目前,教改课题、教学论文数量已列为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之一,要求逐年呈递增状态。医院拟加大绩效考核中教学考核的份量,包括教改课题立项与教学论文发表呈逐年递增的指标,以及讨论教改课题立项和发表教学论文与申报教学职称挂钩等。请各教研室、各临床教师关注并积极参与教师团队、教改项目、教材项目、教学论文、教学成果建设工作!
3.关于授课纪律情况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我院普通本科理论课调课率为3.4%,较上学期情况有明显改善,我院各授课老师基本都能做到提前到达教室。新学期,请各授课教师继续认真对待教学任务,杜绝教学事故发生。如果遇到突发、意外情况,授课老师务必及时向教学办报备,便于跟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沟通,以免被学校认定为教学事故。
二、本科教学工作
1. 关于新学期教学任务及注意事项
根据福建医科大学教学计划安排,2019-2020学年上学期于2019年9月2日开学,授课时间为2019年9月2日至2020年1月3日,考试时间为2020年1月6日至1月13日。
新学期,学院承担了共计9个专业、16个班次、15门课程,1900多学时的理论大课教学任务。同时,承担了3个专业、10个班次、9门课程,930多学时的实验及临床见习带教任务。
学院教务科已将课程表、教学进度表等发放给相关教研室及各位授课教师,请务必严格遵照学校与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手册》的相关教学要求,参照教研室联席会最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按照教学进度表开展新学期教学工作。
新学期,学校教室依然紧张,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5+3协和班和儿科学方向的理论课,教室相对不固定,请相关授课教师注意教室安排情况,务必避免走错教室耽误了上课时间。此外,学院承担的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5+3的实验诊断学、物理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和外科学总论理论授课安排于大学城第88智慧教室,请相关授课教师务必提前了解、掌握智慧教室的使用方法,以免影响授课进程。
2.关于PBL教学的开展情况
新学期,学院继续在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协和班的内外妇儿神经病学见习带教中开展改良版的PBL教学活动。学院上个月已组织新学期内外妇儿神经病学见习脱产带教人员进行培训和布置书写PBL教案任务,请各相关教研室主任继续支持并督促相关教师及时做好相关教案准备工作。
3.关于教学排课的问题
教学办公室本着人性化管理原则,在安排临床教师授课时间方面,尽量规避各位授课教师的门诊时间、手术日和大型学术活动时间,一定程度上造成授课内容系统顺序的混乱、授课时间分布的不均衡,一定程度影响了授课效果。临床医学部已口头建议,遵循教学规律,按照系统顺序、均衡排课,32学时以下课程原则上一周排课1次,不超过2次;每门课程每周授课位点相对固定,如有临床教师因临床工作无法配合授课时间,请教研室更换授课教师。会上建议,请目前存在类似情况的临床课程尽量按学校要求进行改进。
4.关于师资的情况
(1)学校正在申报和建设临床医学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对师资、课程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学院层面,多次组织过学习通、M福医大、雨课堂、慕课堂智慧教学等多样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培训活动,各位授课老师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和需求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学校课程中心平台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资源库”,里面有历年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培训和讲座的视频资料,欢迎广大临床老师登录学习。
(2)目前,学校人事处、教务处只允许有教学任务的教研室成员才能新增医大工号,工号新增工作在每学期排课前学校会开放进行一次。目前学院教研室成员中,94%的老师已经获得的工号,但其中36%的教研室成员未取得教师资格证。已取得医大工号但还未获得教师资格证的老师,尤其是新增工号的授课老师(中级职称及以上),务必尽快参与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做到持证上岗。
(3)教学团队建设
2018年学院仅有两个项目参与了临床医学部本科教学团队申报工作,分别为血液病学教学团队(实验教学型)和临床技能教学团队(教学应用型)。根据学校评审的反馈意见,教学团队建设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申报的教学团队,具备解决现有的教学团队(比如现有教研室)不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最好跨专业组队,团队成员梯队分布合理。
3)注意参照相关文件要求。
4)建议申报方向:教学应用型(临床技能教学、临床医学概论等)、慕课应用型(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验教学型(虚拟仿真)等。
教学团队建设系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内容之一,本学期2019年省级本科教学团队申报工作即将开始,请各教研室关注、积极参与教学团队建设工作。
5.关于课程建设的情况
(1)教学安排
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启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各门课程的学时数、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都做了调整。比如,从新学期开始,内科学见习时间缩短为4周,分别为心内、呼吸、消化、内分泌各1周。为保证学校同质化教学,还请各教研室务必确认运用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等与联席会公布的信息保持一致。
(2)教材情况
新学年开始,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除了“眼科学、皮肤性病学”,其他临床专业课程都更换了新版教材!各相关授课务必使用正确版本教材进行备课、授课工作。上学期的校督导工作简报曾数次提到授课教师上课未携带正确版本教材和课件问题。请各位教师,授课时务必带齐相关教材、大纲、教案、课件等。
(3)双语教学
顺应一流临床医学专业建设要求,新学期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协和班的各专业课程(除外《小儿内科学》)要求每18学时理论授课任务中安排1次双语教学。双语授课中所涉及授课主题的医学专业名词请用“汉英”双语呈现;双语授课教师以中文讲授授课主题基本内容,再安排20-40分钟以全英讲授与授课主题相关的医学新进展等拓展内容。请各教研室务必合理安排,支持此项教学工作的开展。
(4)平时成绩评定情况
目前,各课程平时成绩占比基本为总成绩的30-40%,请各课程务必在第一次理论课时告知学生具体的平时成绩评定办法。各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式务必根据联席会统一要求开展。没有通过课程中心平台布置的作业,请尽量安排手写作业。同时,务必认真做好批改工作,纸质版作业需体现批改痕迹和教师签名。
会上再次强调,各见习、实验课授课老师务必认真做好学生考勤和平时成绩评定工作,避免出现带教教师给已经编级学生打分等教学差错情况。学校要求各课程在授课结束1周内必须提交平时成绩,包括实习教学在每大轮转结束1周内,必须提交实习平时考核成绩。请各相关实习轮转科室务必及时报送实习平时考核成绩。
(5)课程中心平台建设情况
2019年8月,学院对2018-2019学年本院54门课程中心平台进行了自查,总体情况良好。各教研室务必及时更新课程中心平台中相关资料(包括:教案、课件、教学日历等),做好课程中心的日常维护,避免视频资料链接失效等问题的出现。注重引导学生提高课程中心平台的使用率。
(6)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情况
目前,我院共有7门在线精品开放课程,请务必抓紧时间建设,录制好视频资料,保证新学年课程能正式上线供学生选择。现阶段,国家、省、校各级都在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金课”工作,请各课程负责人关注,并积极推动相关教学模式改革。
(7)监考工作
现学校已明确手机、手表和手环不准带入考场。教研室务必督促监考老师加强考场纪律的学习,认真履行监考职责。各临床课程指派的监考老师应至少有一位参与授课的临床教师。
近几届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5+3学生数量不均衡,考场中会存在多个班级学生的情况,请监考老师发放试卷的时候特别留意不要发错试卷,并提醒学生认真核查,务必清点好试卷数量,做好审核工作,保证发放数量和实际学生人数相符,避免教学事故的发生。
(8)文档资料
请各教研室做好上学期教学文档的整理工作,尤其是教案讲稿课件的收集工作,以备学校的随时抽查。
(9)海外教学
请各相关教研室参照本科教学工作各项要求,做好海外教学(全英)工作。开学初,学校将对海外教学近一年的教学文档进行检查,教学办之前已就相关事项发放通知,请各相关教研室主任、秘书督促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6.关于学生管理
7月份新一轮实习开始,第1个月实习结束后,实习生集中反馈了一些意见,比如:部分科室不批改病历、不放行实习生参加教学查房、实习讲座、技能培训等实习教学活动等,教学办已形成书面信息反馈给相关教研室,还请各教研室认真对待,严格按实习大纲开展实习教学工作。
在信息反馈表中各教研室对于实习生的一些建议,教学办已通过辅导员反馈给实习生。教学办辅导员将努力做好教与学的沟通工作,共同做好各项临床教学工作。
7.关于大学城通行方式
(1)自行驾车
大学城医大正门学府路机动车下穿通道已经完工,实现人车分流,开车前往大学城的老师请走地面广场西侧的车辆通道或从教学区东门(源通西路)、教学区西门进入。
(2)地铁
今年4月份开通的地铁2号线,与学校最近的上街站D出口距离教学楼还有一段路程,请选择地铁出行的授课教师预留好时间提前量。建议微信扫描“青桔”共享单车进入校园。
(3)公交
原停靠交通路的41路公交车现已经改道,有需要乘坐公交车前往大学城的老师可以前往公交仁德站或茶亭站乘坐。
三、研究生教学工作
1.2019年招生工作情况汇报
(1)介绍今年硕士招生总体情况
此次招生工作总体情况良好,全过程零投诉,无考生提出查看复试记录申请。呼吸和泌尿专硕录取超出1:1.5比例,已提交具体说明并通过学校审核。
过程中部分专业招生存在不规范之处:经学院督导反馈,外科学(胸心外)专业面试过程未能很好组织,不少教师迟到。统招专硕招生未开始,血液科上线专硕被告知导师名额已满,要求考生调剂;“5+3一体化”招生计划,肿瘤学专业导师明确告知考生有意向人选;“5+3一体化”招生,学生已报名,导师告知不招收该类型学生,影响学生第一轮面试。
(2)本年度招生政策新变化
由于西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泄露,华南理工大学更改复试成绩,引发媒体对研究生招生的关注。国家招生文件中强调对申请同一招生单位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招生单位应当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得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
医大文件中明确规定,录取考生,其初试成绩范围应在1:1.5,否则应出具说明;二轮调剂复试比例不得超过1:1.5 ;技能成绩由复试成绩的25%提升至30%。严格三轮复试调剂程序,二轮校内调剂,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调剂,考生网络报名,选报三个志愿,按照考生初试成绩排名,1:1.5入选二轮复试名单。
2. 2019届毕业生工作
(1)毕业论文送审的结果侧面体现研究生教学培养质量。2019年度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盲审等级统计分别是A-62%, B-32%, C5%,优良等级占比较18年略有下降。其中,两篇专硕论文送审结果为D并二次送审通过,一篇专硕论文送审结果为ACC不能参加答辩,申请延期半年。提请导师注意,加强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和把控。
(2)为加强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在学校省外盲审的基础上,学院开展学位论文院级双盲评审工作。除省外盲审的硕士(含5+3一体化)学位论文抽取5%参加院级双盲送审。
(3)2016级是首届专硕并轨住院医含“5+3一体化”的年级,131人在毕业前全部通过执业医师考试,但仍有4名专硕研究生未通过规培结业考试,未获学位,需延期半年。这些研究生培养预警已经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相关导师,也提请所有专硕导师注意,加强所指导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3.导师遴选和资格审核
(1)硕导遴选:本年度共增加13名学硕导和41名专硕导。
(2)博导遴选:今年出台专业型博导遴选标准,同时增加二轮增补遴选选拔优秀青年导师,两轮博导遴选的结果尚未出炉。
(3)获得2020年硕士招生资格的导师人数分别是学硕导79名,专硕导129名。
会上提醒导师注意,资格审核信息交代学生填报的,务必要亲自确认过目,否则因漏填会错过招生资格。填报后,系统会反馈,有异议应及时提出。
4.研究生临床轮转
(1)专博临床轮转问题
专博培养方案中规定临床实践培训时间不少于18个月,其中担任总住院医师或相当的医疗和行政管理工作不少于6个月。目前专博已经陆续开始进行专科轮转,教学办公室将轮转安排以书面形式通知各科室。针对有专业提出让专博担任总住院的问题,院办公会讨论决定,符合我院总住院医师要求的可以申请,不符合的则进行相当的医疗和行政管理工作。
(2)专硕临床轮转问题
外科学(泌尿)专业两位专硕擅自调换轮转科室,原因系其中一位专硕导师要求学生脱离临床完成实验室基础课题研究,违反专硕培养规定和规培轮转要求。提醒导师注意,如有类似情况发生,将视为研究生未进行该科室规培,延期毕业,情节严重者取消其学位申请。
5.2020年硕士招生计划
学院获得2020年学硕招生资格导师共79名,学校下达计划为60名,招生方案根据每年上线情况确定。卫计委今年调整规培政策,本院+研究生规培容量不超过当年招生容量的40%,我院共有专硕导129名,按核定容量确定学院2020年专硕计划招收120名。“5+3一体化”面试选导师工作提前,根据近年“5+3一体化”招生情况,将指标定为40名,统招专硕80名。
6.“申请-考核制”博士选拔
2020年“申请-考核”选拔范围为符合相关条件的“硕博连读”考生及本校应届硕士毕业生。考核内容根据考生的外语水平、专业知识、科学思维和科研潜质三个方面内容,考生每个部分成绩的总和得出考生的最终成绩,按照考生最终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会上提醒,有考虑选拔博士生的导师可告知有意向的学生做好申请准备。
7.关于2019年下半年研究生毕业的提醒事项
《关于做好申请2020年1月毕业研究生信息审核、论文送审、毕业答辩等相关工作的通知》已发至各导师邮箱,10月9日要提交经导师审定的盲审论文,12月初答辩,12月12日提交学位申请材料,请有学生毕业的导师务必记住以上时间节点。
8.关于各种培训和讲座的开展情况
(1)学生方面:目前在本学期进行的是住院医师岗前培训,主要涉及住院医的内容,每年1月学术型研究生岗前培训会开展有关“从临床到实验”、“科研思维训练”等与培养研究生科研思维有关的讲座,建议专硕参加学习。针对次年毕业学生,将提前开展毕业论文书写系列讲座,包括科研选题、数据的处理和论文的书写方面,届时将邀请医大和本院的专家给予授课。
(2)导师方面:学院将逐步开展新导师培训。同时,研究生院也有一些新的政策出台,届时将邀请研究生各管理口的老师给导师授课。鉴于新导师增加数量多,会上强调新遴选导师必须参加该系列的培训。
9.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医院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年博士后招收简章已公布在医大研究生院官网和我院外网人事招聘专栏。为满足高水平医院建设和学科发展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医院今年提高博士后待遇,有意向者可联系相关导师,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进站。
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1. 2019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的结果
今年,我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学员为216人。结业综合考核由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构成。省卫健委科教处公布的理论考核和综合考核结果显示:我院理论考核通过率为98.58%,位于全省49个国家住培基地中第23名;综合考核通过率为96.29%,其中内科基地为96.6%,外科基地为92.08%,放射基地为83.33%,其余专业均为100%。
本次考核共有8名学员不合格,内科基地2人,外科基地5人,放射科基地1人。从学员类型看:4人为专硕并轨研究生(均为外科),4人为外单位人。
2. 2019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工作
今年我院共招录住培学员243人,其中本单位人3人,外单位96人,社会人35人,专硕109人,已于8月27日-29日进行岗前培训,请各专业基地与学员做好对接并召开基地培训工作会议。
2019级住培学员于9月1日正式开始轮转,请各专业基地严格按照住培培训内容与标准及评估指标的要求,分层分级,严格制定轮转计划。轮转期间,未经培训基地及住培办允许,不得随意调整轮转,如发现学员私下调整,则视为该月轮转无效,延长规培一个月。
3. 2019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工作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2019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方案》(医协函〔2019〕506号),中国医师协会于6月起开展2019年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工作。
本次现场评估时间为6月-11月,现场评估方式分为综合性评估(每个省评估2家培训基地,每家培训基地评估2-3天)和飞行检查。
会上强调,请各基地主任、教学主任高度重视,层层落实,指定专人负责。根据评估指标要求,医院已制定医院绩效奖励分配办法及住培师资绩效考评实施方案,将住培带教活动、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个人晋升挂钩,将完成住培带教任务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并将“被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整改”或“住培结业考核首次通过率低于福建省平均水平”的专业基地进行一票否决。
4.住培出科考核相关事项
我院已制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出科考核制度,会上对出科考核相关事项再次强调:
(1)各培训科室要固定出科考试时间、地点,时间原则上应在住培学员轮转培训出科之前,并将固定的出科考试时间、地点报住培办备案,院住培督导组和住培办将随机参加出科考核。
(2)在每次轮转出科前一周左右,住培学员向带教医师递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出科考核记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记录本》、手写病历(每月一份),由带教老师批改,住培教学秘书审核合格后,确定出科考核名单。考试的内容包括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考核难度适中,严禁全年使用一套试卷。
(3)各科室将出科考核登记表、理论试卷、技能试卷、学员综合评价表、带教师资评价表、手写病历等按顺序装订成册。考核结束后,由科室住培教学秘书负责将考核成绩汇总表,并于每月10日前上报住培办备案。
5.住培导师制工作
根据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指标要求,我院已开始开展住培导师制度,对在培的单位人和社会人学员匹配导师,医院对住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绩效考核的依据。
请各基地对2019级招录的单位人(含本单位人)及社会人学员匹配导师,每个导师匹配学员人数不超过3人,并于2019年9月5日将新一批导师申请表、住培导师匹配关系汇总表上交住培办公室。(学员名单及汇总表已上传住培公共邮箱fjxhgp@126.com,密码:83357896)
五、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1.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360度评估工作
今年8月,我院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360度评估工作。360评估是针对该月出科的专科医师及其指导老师进行评价,若轮转时间超过3个月,则必须每3个月进行一次360度评估。360评估平台于每月26日至次月8日开放,请各科室管理员于每月25日前完成师生匹配工作,逾期将无法修改。360度评估完成情况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挂钩,住培办将每季度对360度评估情况进行通报。
2.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管理
根据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各专科医师应及时在国家专培过程管理平台添加工作记录,各轮转科室带教师资需及时登陆审核,否则会影响最终专培基地评估和专科医师的结业考核。
刘礼斌院长重申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复杂性以及研究生、规培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强调各教研室及临床教师务必高度重视临床教学工作。同时鼓励广大临床教师积极参与教改项目的建设,争取再创佳绩。
会议地点:红砖楼一楼第二教室
参加人员:黄鹤光 赵文新 陈 敏 卢星榕 涂儒鸿
孟泽武 程 锐 韩忠华 邱 凯 魏孝钰
何冰清 陈 椿 陈 昊 林济红 陈 升
金昌丹 杨慧杰 石松生 周晶宇 刘文革
吴程键 陈 刚 李晓慧 雷柳银 段 青
卢钦棠 徐玫芳 陈 舟 翁险峰 徐晓东
黄 旋 林立航 刘晶晶 王梦婷 梁 琳
薛 丹 李 铛 李必强 徐春平 刘庭波
薛 聃 王 健 叶明芳 蒋程序 谢文珍
徐淑娟 于 桐 黄雪儿 熊文婷 陈 珊
陈再生 刘 青 许榕椿 陈志新 黄 春
李 菁 姚明龙 林小燕 江 涛 李小波
葛 冉 石艳青 黄 显 蔡鸿福 李 晨
傅德生 陈 影 林益川 魏 琴
记 录:苏 萍
总机:0591-83357896传真:0591-87113828
监督咨询电话:0591-83357896转8604(班内时间)0591-83357896转总值班(班外时间)
福建省卫健委投诉电话:0591-87803265
技术支持:福建拓尔通软件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院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新权路29号
闽ICP备09017804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200号